- A+
#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刷屏# 百度股价大跌6%,被花旗列入负面观察名单。虽然有可能这两件事并没有直接关系,但是搜索引擎本身的问题始终是问题。
近日有自媒体测试并指出,近半年以来,在第一页看到的搜索结果,基本上有一半以上会指向百度自家产品,尤其频繁出现的是“百家号”这一包罗万象但质量堪忧的内容平台。表明百度正在进一步扭曲搜索结果,把本应面向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变为自我导流的工具。
毫无疑问,继竞价排名、莆田系医院等风波之后,这将再次严重损害百度本已剩余不多的公信。
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眼睛,如果没有它,网友无异于盲人摸象。尤其在以网站、主页为主要形式的早期阶段,搜索引擎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,外界对其搜索能力和规则的争议从未停止过,它意味着很多早期网站的生命线。虽然搜索技术门槛很高,但是资深用户对它们的分析也很有经验,对结果动手脚是骗不了人的。
百度常常在与谷歌的搜索结果对比中被打脸,即便谷歌离开中国多年之后依然如此。所谓虱多不痒,百度也不太在乎了。对本轮指责,百度匆匆做出了草率的回应,称目前搜索结果中,百家号内容全站占比小于10%。
这明显是偷换前提,爆料文章明确指出是“第一页”搜索结果,而你拿“全站”来说话,这算是变相承认么?
而且对于“全站”来说,百家号内容竟占到近10%,也是相当惊人了。全站是什么概念?就是整个浩如烟海的互联网江湖。
“第一页”非常重要,用户不可能每一次搜索都翻阅到几百页之后,每一个搜索引擎都致力于在第一页就让用户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,这是搜索引擎的本来价值所在。而如果夹带私货、刻意扭曲正常的结果,将彻底毁掉搜索引擎存在的意义。
百度在国内没有竞争者,它不必担心搜索引擎界老大地位旁落。但是整个世界的搜索模式正在悄然演变,而中国由于搜索引擎的不给力,可能演变更加迅速一些。传统搜索引擎的模式可能被颠覆。也就是说,死的不是百度,而是搜索引擎本身,而杀死百度的也不是谷歌,而是其他并非搜索出身的流量平台。
是先有入口还是先有流量?是先有终点还是先有入口?——社交媒体的崛起正在改写着传统的答案。
搜索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高频需求,但是看你搜什么。如果目标是新闻时事、观点分析等,直接使用微博搜索,比百度效率更高,信息更新速度与来源质量也更高。因为几乎所有的正规媒体和自媒体大号,都在利用微博这个主要的媒体平台实时发声,就算去百度也是搜到同样媒体出品的东西,而且还不是最新的。在这方面百度的存在感只剩下翻阅“百度百科”以了解新闻人物的背景,以及搜集一些旧闻轶事等。
而在专业搜索方面,专业人士早就发现了百度的不给力,通常他们会翻墙使用谷歌,或者使用其他学术搜索工具,来找到质量更高的结果。
实际上百度原先的蛋糕已经被切走了好几大块。现在剩下的,多是一些普通网友不着四六的问题,包括眼睛不舒服怎么办之类——这可能也是为何百度如此看重医学方面的搜索收入,不惜顶着恶名坚持竞价排名,因为这可能是最后的大块流量了。
但是随着公信的流逝,这一情况也在演变。“百度看病”已经成为尽人皆知的调侃,渐渐被普通网友弃用,很多专业的医学网站和APP正在崛起并取而代之,在流量平台上开启自媒体账户的医生也越来越多,他们收费或者免费回答问题,不仅开辟了求医问药新渠道,同时也为自己带来粉丝和收入,激励之下运作的风生水起。
连微信这样封闭性极强的平台,都在悄悄凸显其搜索功能,而在大量专业自媒体都入驻公号的前提下,其搜索质量正在迅速提高。
而你若想搜索一款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神器,直接搜淘宝,随便你怎么组织语言,绝对比百度更加精准而且智能,可谓一站直达,立马解决问题。淘宝挖掘了万众的创造力,几乎已经超越了商品本身,而成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。
传统的搜索目标正在被一块一块切走,群雄蚕食之下,百度的真实搜索份额还剩下多少呢?
百度自身的不堪加速了这一进程。如果每一个领域的搜索都不靠谱,必然会成为其他创业平台的机会。
而久不相逢的对手谷歌,却在不停弥补自己的短板,在社交、专业、学术、智能等方面都不停进步,延续其优秀的用户体验,仍然被使用者视为有力工具,足以对抗新平台造成的用户流失。面向世界的谷歌还将活跃下去,而仅仅面向中国的百度可能等不到与它再度竞技的那一天了。
固然,各家平台都有权利优先为自身内容导流,但是做内容平台出身,和做搜索引擎出身是不一样的,作为专业搜索引擎来说最大的竞争优势,在于其客观独立的第三方身份,能够成为组织整个互联网内容的优秀指挥,建立公正的规则使得有价值的内容得以凸显。如果百度丢掉自己的核心价值,用自己拙劣的内容平台去跟人家的长处竞争,无疑是自行作死。
最后展望一下搜索引擎的未来。
使用搜索引擎的终极需求,是为了得到一个答案,或者一部分知识,知识和答案都不是死的,他们是被人创造的。在非联网时代,用户与专家相隔太远,只能通过科普文章等载体间接实现知识的互动。而互联网时代,固化的知识和活的知识库,都在网上,甚至后者更活跃一些,与网友的距离是零。
搜索的模式终究会改变的,所谓搜索引擎,作为知识半固化时代的过渡性工具,终有一天也会被淘汰。未来网友的每一个日常或者专业的疑问,都能很方便地找到一位大神或专家来解答,而且很可能是免费的。另外网友之间的互相分享,效率也高于搜寻固化的文本。如果未来还有搜索引擎,也必将朝智能化的方向演变,乃至直接进行P to P的匹配。
而全民参与的社交平台,像微博、微信、脸书等,只要覆盖足够广泛的用户群,就能凭借自身流量建立起内生的搜索功能,同样也能包罗万象,同样也能包含专业内容,很简单,因为所有创造内容的人都在上面,所有的领域专家也都在上面。而及时的互动和反馈,更是传统引擎所不能比。即便你想从头恶补一个领域的知识,也会有专家指引你走向一部不错的入门教程。在社交媒体特有的分享互助模式下,这一切高价值的指点可能都无需花费时间和花钱……传统搜索引擎优势何在?
现在已经常有大V遇到冷门难题时向粉丝提问:“求助万能的微博、求助万能的淘宝”等等,往往瞬间就能得到高质量的解答,因为他的粉丝中可能有医生、律师、科学家等,都非常愿意进行友好互助,优质答案被大V翻牌之后也会给答主带来涨粉的收益,非常好的多赢模式……而这些散落的高质量答案,也会在普通网友的搜索框下随时呈现,得以免费蹭阅,同样高效地解答了自己面临的类似难题……还要搜索引擎干什么呢?
作者:纸上建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