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举人连官职都没有 知县为什么还会害怕他们

  • 古代举人连官职都没有 知县为什么还会害怕他们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历史百科

  还不了解:古代知县和举人的读者,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,接着往下看吧~古代没有官职的举人,为什么连知县也不愿得罪?

  古代的科举考试类似于现在的高考,通过考试选拔人才,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,所以叫科举。

  科举考试分为四个阶段:院试(童子→秀才)——乡试(秀才→举人)——会试(举人→贡士)——殿试(贡士→进士)

  在古代,秀才参加乡试,考试合格则被称为举人,类似于现在的高考,举人就像大学生要从众多竞争者中脱引而出。

  明清时期举人的社会地位,那是非常高的。那到底有多高呢?在一些小地方,一个举人可以说是那里的土皇帝。

古代举人连官职都没有 知县为什么还会害怕他们

  根据很多的古典文学作品和官方正史的记载,就算是很有权势的知县也不愿轻易得罪举人,甚至会主动拉拢彼此之间的关系。

  我们很熟悉的经典故事《范进中举》中就有提到,范进中举之后,马上给他送钱送房的张乡绅就是前任知县。

  那么,连官职都没有的举人,究竟有什么特殊,让一府知县都不愿得罪呢?

  为什么,不得不说国家给了举人很多的特权!

  经济特权

  举人最重要的权益就是全家可以免除劳役。什么是劳役?国家分配给你的差事,普通人必须完成!如让你运送个东西,假如上头有人诚心害你,给你的时候缺斤少两,运送到地方后确却要按实数收,赔不起怎么办,会被抓起来坐牢!

  所以普通百姓哪里敢与官斗,稍有不慎就可能家破人亡。一些比较聪明的,就将自己的地卖给举人,然后给举人家当雇农并缴一定的租税,从而实现免除劳役。

古代举人连官职都没有 知县为什么还会害怕他们

  法律特权

  举人上堂见县官知府都不用跪拜,且不受刑,除非他举人的功名被革除。读过书,考过功名的举人,眼界比起一辈子都不曾走出乡里的庶民来说,高了哪止一星半点。

  就像现在一个普通人和学法律的去打官司,不用说也了解是异常艰难,因为成本和条件受限太多了。

  政治特权

  举人向上可考取更好的功名,即使三科不中,也可直接到户部选官,进入预备官员的名列。即举人始终保留着候选官员的资格,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是知县也不会轻易得罪举人,人家现在没有官职,但说不好哪天就成了官员,所以自然不会与之交恶。

古代举人连官职都没有 知县为什么还会害怕他们

  所以明清时代,只要中了举人,基本上前途都不会太差。拥有钱粮和劳役的减免优待,同时保有做官的资格,在普通庶民看来,已是人上人的地位。加上时代的原因,其功名带来的社会地位的含金量是要比现在的一般大学生/博士生高得多的。

  

杂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