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生被打下体出血:“低龄暴力”的根源是什么?

  • 女生被打下体出血:“低龄暴力”的根源是什么?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行业资讯

女生被打下体出血:“低龄暴力”的根源是什么?

有媒体报道,甘肃宁县8岁女生,因被同学怀疑“偷橡皮”,遭遇“推搡殴打”,最终导致“下体受伤出血”。具体的事发过程,社交媒体上可谓“众说纷纭”。但是,对于女孩所遭受的“毒打”,不免让人感到“愤怒”。坦白讲,都是些孩子,“施暴者”一个7周岁,一个6周岁,尽然能下手如此狠毒,着实值得深思。

坦白讲,类似的“暴力低龄化”,在“校园暴力”的占比上,已经算是大头。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在社交媒体上掀起“一波大浪”。然而,大浪过后,该处分的处分,该赔偿的赔偿。很多事情,就好像大人们承担起来,孩子们(施暴者)就可以高枕无忧。

就比如“女生被打下体出血”的事情,据悉,涉事的“孩子”(施暴者)因年龄未满14周岁,不予处罚,只是责令监护人(家长)严加管教。同时,所属学校的相关领导受到处分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就是真正的“施暴者”并没有受到“直接的惩罚”,只是从其外围进行惩罚,这不免让人感到不快。

当然,我们并不是要对涉事的“孩子”(施暴者)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。而是对于“校园暴力”事件的频发本身,要有更为切实的反思。对于孩子来讲,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。但是,作为家长而言,在监护上的缺位,自然是不可原谅的。

通常而言,人们总觉得“监护责任”主要在于“自家孩子”的安全。可事实上,作为家长除却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,也要避免自己的孩子对别人家孩子“造成伤害”。这种“保护的意识”,并非一定要跟着孩子,而是需要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反馈,进行及时的教育纠正。

而作为校方来讲,对于学生之间的“小矛盾”,除却老师们主动的发现,也应该让学生们及时反馈。只有这样,才能将“校园暴力”提早的扼杀,才能让柔弱的孩子们,免受暴力的侵扰。甚至,就法律来讲,对于幼童间的施暴,也应该给予一定的“惩罚”,而非站在“年龄小的立场上”对施暴者,进行全面的保护。长远来看,这对于“孩子”(施暴者)和“孩子”(施暴者)周遭,都并非一件好的事情。

事实上,“幼童暴力”的行为,其实会反映在日常行为中,只要对其言语和行为进行判断,是能提早预防和教育的。但是,绝大多数家长,非但不觉得那是一种“粗鄙”,反而觉得自己的孩子“有个性”。并且,还会鼓励孩子将粗暴的行为,运用到具体的日常互动。

从某种意义上讲,“女生被打下体出血”事件中,“孩子”(施暴者)在施暴时应运的手段,其实都是相对致命的,也就是大人们常讲的,打架要攻“下三路”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对于施暴的“孩子”(施暴者),可能是被周遭成年人“指教”过的,即便这种“指教”只是一种笑谈,但是孩子却会走心。

我们很清楚,作为未满8周岁的孩子,是并没有“主动判别能力”(大是大非层面)的。即便,他(她)们知道攻“下三路”是致命的。但是,并不知道“打伤别人”是一个什么“概念”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就是典型的“生瓜蛋子”的行为,不知道深浅。但是,这其中,作为监护人(家长)的日常教育,似乎就显得很重要。因为,关乎“暴力人格”的形成,多半是家庭教育的问题,而非校园教育。

因此,对于保护孩子来讲,除却要在监护上“盯紧一些”,同时要教会孩子“去反击”,“去回避”。我们在生活中,经常会遇到“垃圾人”,“有能力”就去“反击”,“没能力”就尽量“躲避”。这种“遇事遇人”逻辑,其实对于孩子来讲也很重要。因为,对于孩子中的“垃圾人”,可能更加“突出”。

我们很清楚,各家的家教都不一样,而且孩子本来就处于“不成熟的阶段”。这种时候,但凡遇到“家教涣散”的孩子,尽量不要起冲突,就算起冲突认怂为好,因为,我们不清楚对方的底线是什么。就如“女生被打下体出血”这件事情,从成年人的视角看,也觉得有些惨烈,何况都是些孩子,真是让人感到后怕。

对于孩子来讲,无论是“受害者”,还是“施暴者”,全社会都给予很大的关爱和宽容。但是,这不代表“施暴者”也应该被保护起来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即便法律没有具体的惩罚规定(因年龄的界限),但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关起门,进行基本的“惩罚和教育”(该打也不能手软),要不然长大后会后患无穷。

回到“校园暴力”的问题上,我们会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,就是“校园暴力”发生时,大人们多半不在场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“校园暴力”本身存在“隐蔽性”。通常而言,在校园之中会很自然的形成圈层,“学习好的学生”,“喜欢打闹的学生”都会不自觉的形成圈子,从本质上讲,依旧存在资源的分配,到最后还是会转化为“权力分配”。

就如“女生被打下体出血”的事情,对于“施暴者”而言,可能追问的并非是“橡皮本身”,而只是通过“偷橡皮”进行名正言顺的“施暴”。因为,我们很清楚,“一块橡皮”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,或许“并非是很珍贵的文具”。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暴力的惨剧,更多是一种“江湖戾气”的释放。

或许,有人觉得这种论断有些过头,未满8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心思。可事实上,现在的很多小孩,会比十年前,二十年前的小孩成熟的早,而且会早三四岁。就比如,现在6岁或7岁的孩子,在懂事的层面上,接近过去10岁孩子的智力。所以,有些事情,请别急着用保护孩子的大帽子乱扣。因为,成年人的判断错位,很可能会将孩子的未来彻底葬送。

杂谈社